【盆景大家谈】
浅谈中国绘画对盆景艺术的影响
作者|王琳
本文首发《现代园艺· 园林版》2017 年第 04 期
1.中国绘画中的情感对盆景艺术的影响分析概述
1.1中国绘画中的思考对于盆景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的绘画当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国的山水画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必定有它形成的思路过程,而这个思路过程主要是由“登山临水”、“坐望若不足”、“山水唯我所有”、“三思而后行”这几点过程,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少,而“登山临水”主要指的就是,山水画家绘画的第一步,充分接触自然,全面地观察、感受,而“坐望若不足”,指的就是山水画家在决定好自然事物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可以在心中产生与山水景物有着不能分离的情感,“山水唯我所有”指的向天地景物、山水事物拜他为师,“三思而后行”指的是:山水画家绘画前的思考、绘画中下笔的思考、边进行绘画边对其思考,而此三思正是包含了中得思源的根本思想。
展开全文
1.2 中国绘画中的感触对于盆景艺术的影响
在我国杜甫的《壮游》诗句当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为只要书读的多了,知识也就丰富渊博,写作时就更能得心应手,下笔入流。而这也对盆景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盆景当中“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深受我国绘画中的情感所影响,如果一些盆景的艺术作者,不能够很好地去读懂关于山水方面的文学作品,看不懂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那么所制作出来的盆景艺术作品,何来的诗情画意?
我国很多有成就的画家都非常注重于艺术的修养,所以才能在当今的艺术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这些由先人所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以及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行为素养的方法,也正是值得盆景艺术作者的思考与学习。
2.中国绘画中的手法对盆景艺术的影响分析概述
2.1 中国绘画中的立意手法对盆景艺术的影响
立意,主要指的就是章法,也是整个中国绘画当中重要的布局。而立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作品的优劣水平,也是对于盆景艺术在创作上是否成功的重要基准点。而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必定要先以立意好主要的基础点,更在确立主要的基础点时,将其立意在高则会更高,将其立意在远则会更远。例如,清代有名的画家方薰,所绘画的《山静居画论》中,主要为了描述出清中叶画论当中所写的一部名作,并且画家方薰认为立意的优劣与整个作品的优劣水平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这也对盆景有着深刻的影响,盆景艺术创作者,一定首先明确好自己所想要创作的位置意图,就好比于绘画一样,首先想好自己想要画的是什么,以及怎样的形式来画,真正做到“意在笔先”。
2.2 中国绘画中的章法手法对盆景艺术的影响
章法。曾在中国画论当中,明确写出了“学者心中不留章法,但慕真影稿,千手雷同,速于见工,而反斥勾勒细染与健笔大写,荣利毕生,恬不知怪”,他认为学习先人的文艺作品,一定要先读懂章法,而这也同样适用于对盆景的创作,盆景艺术的爱好者,不管是对于优秀盆景的观赏,还是在中国绘画名作的赏析当中,都是一定要先了解作品的构图与布置,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hgylj.com/ys/35698.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上一篇:兵团日报
下一篇:人工山水盆景石的制作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