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城市都认为铺草皮就是绿化、草坪地带禁止入内、绿期越长越好、草地人工修剪要勤要好看、人工不断浇灌以保水等观念误区。其实绿化是很有讲究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栽树种草。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花,恐怕花了钱又费了力,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近年来,国内城市绿化经历了草坪热、大树移植进城热、南方热带树种引进热、香樟热等,引出很多教训。人们逐渐认识到,看似简单的造林绿化其实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违背科学,单凭主观意志尤其是长官意志行事就会造成很大损失。一些专家指出,在经历了这个热那个热后,造林绿化中还有不少值得更新的观念误区。绿化其实是很将就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栽树种草,今天就来说一说大家对绿化观念存在的五个误区与对策。
一、以“绿期长”为选择植物的首要条件
也许来自于对“绿化”一词的误解,人们过于强调树种和草种的绿期。这样做并不利于城市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北方的常绿型树种是柏树和松树类,但这类针叶型树种虽然能在冬季保持绿色,却在夏季缺乏遮荫的优势,对城市环境的调节功能远不及阔叶类树种。
目前国际上的生态设计中有一个可供我们绿化参考的原则,那就是:在房前屋后,要多栽落叶型树木。因为在夏季,树荫能够遮挡阳光,使室内凉爽,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而在冬季,树叶掉光了,阳光能够照进室内,为室内增加温暖,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二、认为铺了“草皮”就是绿化
经得起科学检验的绿化标准,应是指植被的恢复。这些重新能在光秃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植被,以它们能植根于土壤,并能继续自我生长为基本前提。然而,现在广泛流行于城市绿化用的草皮,却几乎完全背离了这一基本的生物学原则,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检验:铺设草皮是一种假绿化,就如人戴假发一样。
笔者在某些北方城市的多处草皮地带作过调查,绿化公司推出的草皮以绿期长为第一标准,却完全没有考虑组成草皮的草种大都是外源性草种,根系极短,根须很细,根本不适合北方干旱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而且,由于草根的根须不钻土,北京的多处草皮地带都出现了草皮与下面的土层分离,草皮下土地严重板结等问题。这使得在雨季时,这些看似绿色的地带,却失去了渗透雨水的功能。因此,这样的“草地”铺多了的话,对环境改善尤其是减少热岛效应不仅毫无帮助,而且会带来负效应。
由于草皮不能真正植根于土壤中,不能在环境中自我生长、蔓延、产生良性的生态循环,这样的绿化对建立生态城市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实践证明,铺设草皮后带来的水资源消耗、草皮的反复死亡、修剪草皮的能源消耗、维护草皮的化学药物消耗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的环境负担,是与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原则相违背的。
三、草坪地带禁止入内
草坪地带是城市环境中的一种区域,这是西方城市的发明,其功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能够在草地上活动的场所,而且,人们适当的踩踏还有助于部分草种的分蘖和向深处扎根。因此,草坪本身的功能不是观赏而是使用。所以,在草坪地带立“禁止入内”的牌子是不对的。
在已经实现了生态恢复的城市伦敦,所有公园中都有两类草地,草种自然而杂生,却形态和功能不同。修剪得整齐、低矮而开阔的草坪供人们在上面自由活动。完全不修剪、任草长得有半人高的草地供鸟儿和其它小动物栖息,因此用围栏拦住,不让人们进入。于是在这些公园中,人和动物都有权使用草地,并互不干扰,使生态回归城市。
城市中能让人和其它生物共享的草地要建立在使用本土、自然、混生的草种的基础上。通俗地讲,要大量依赖自然草种,并通过不断修剪的方法建成自然草坪。这些地方可供人们休闲,而且耐旱、耐踏、不需养护、色彩随季节发生自然变化,其美感和给人的亲切感都将大大胜过目前依赖人工维系、颜色虽绿却毫无生态和环保价值、使用外国草种建成的单一草坪。
四、人工草地修剪过勤不利于滞尘和生态保护
城市草地对滞留粉尘、净化空气有帮助作用。但草地被修剪得越短,对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就越差。这是因为草地中的草丛形成了一个具有吸附力的表面积,一旦粉尘附着其上就难以再飞扬。但这个有吸附力的表面积与草地的高度有关。草地高,草丛空间大,吸附粉尘的量就大。相反,剪短的草地能吸附的粉尘量就小。
本文地址:http://www.hgylj.com/ys/16456.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上一篇: 春夏秋冬四季苗木栽植的特点
下一篇: 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作用及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