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苗木人不仅要做好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的准备,还要在灾后尽力减少苗木损失~
苗木夏季防涝工作
1、新移栽大树—防涝技术
围堰
新移栽大树栽植高度一般高于地面,可在土球周围做围堰处理,围堰直径略大于土球直径,后在围堰的低洼处开一口子,使围堰内的水分外流。
积水坑
对于栽植在地势低洼处或排水不畅地势的大树而言,可在移栽大树土球的四个方位分别挖四个积水坑,雨中时可使积水坑洞口略高于地表,并加盖,待穴内渗水满后可人工排水或用水泵抽水。雨停之后可使穴口略低于地表,用于积蓄低洼处的水分。
2、苗圃—防涝技术
苗圃里那些较小的树苗,根系较浅,特别对于一些不耐水淹的苗木,如广玉兰、白玉兰、桂花等极易受到水涝危害。
此防涝措施主要为开排水沟。操作要点是先开挖主排水沟、支排水沟、小排水沟等在基地内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然后在地势最低处设总排水沟。这种排水系统的布局多与道路走向一致,各级排水沟的走向最好相互垂直,但在两沟相交处应成锐角相交(45℃-60℃),以利排水流畅,防止相交处沟道淤塞。
此排水方法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或地势高低不平不易出现地表径流的绿地排水。明沟宽窄应视水情而定, 沟底坡度一般以0.2%-0.5%为宜。
3、水涝后—养护管理
倒伏管理—幼苗倒伏
首先说一下幼苗倒伏,幼苗倒伏如果是天气造成的倒伏可以不用处理,更常见的是因为病菌引起的倒伏
幼苗倒伏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最易发病。初时幼苗幼茎基部水渍状淡褐色,而后变成细呈线状,幼苗迅速倒伏于地。开始时仅个别幼苗发病,后以此为发病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引起成片到苗。苗床潮湿时,病苗残体表面及附近土表长出白色絮状霉,最后病苗多腐烂或干枯。
1.倒伏原因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可长期存活。病菌主要借苗床灌水、带菌粪肥,农机具等传播,在温度不适宜而遇床面灌溉后积水时易发病,光照不足,幼苗纤细也易发病。因此水量不宜过大,淋苗会使得苗倒伏。也有可能是浇的水里面某些东西浓度太高,导致根失水。光照不宜太阴,致使茎长得太快、太细,产生高脚苗,瘦长苗,支撑不了发生倒伏。
2.解决办法
种子催芽、播种密度要适度;
少施含氮的肥料,增施含钾磷的肥料,因钾能促进茎干的粗壮使薰衣草不宜倒伏;
不要曝晒太阳,以防脱水死亡,减少被曝晒后导致失水倒伏现象,可放在室外用遮阳网遮挡,但部分阳光还可以透入,这样不宜出现花苗徒长现象,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茎干粗大;
保持盆土干燥,不宜盆土潮湿,有利根系生长,使干茎叶生长较均匀,改为盆下吸水会好一点;
菜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块作床,床土选用无病大田土;
可进行床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50%多菌灵加50%福美双1:1混合8—10克,或30%苗菌敌10克与15-25千克干细土混匀制成药土,播种前拌于床土内;
一旦苗床发病,药剂防治可用25%甲霜灵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喷雾。
倒伏管理—大树倒伏
雨季,通常降雨较急、雨量较大、土壤水分饱和、土壤湿润松软,园林植物树冠枝叶茂密,特别是新栽植的树木,根系并未完全生长好。遇上风力较大的天气,易造成倒伏,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造成树木死亡。因此,在暴风雨天气来临之前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修剪
雷雨大风天气过后,一般会迅速进入高温天气,倒伏的树木根系严重受损,部分或大部分露出土壤,如果不及时处理,3天至5天后,倒伏树木就会失水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为了保持植物体的水分,应根据倒伏程度对枝叶进行修剪。
轻度倒伏的对大树影响不大,可以不修枝就直接扶直;对于中度倒伏的大树要进行修枝,将三级侧枝或部分二级侧枝连叶一起剪除或用锯锯掉,减少扶直过程中树冠下坠的阻力和枝叶蒸发消耗水分;对于重度倒伏大树要重修枝,剪掉大部分二级侧枝,短截部分一级分枝,以减少树体水分蒸腾。对于大的伤口喷杀菌剂并涂抹油漆封住伤口,减少病菌侵害。
2、挖树穴
本文地址:http://www.hgylj.com/lh/347.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上一篇:彩叶树种‘黄金甲’的扦插技术
下一篇:花卉苗木锈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