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成都“窗含西岭千秋雪”美景频现
成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成都再次荣获“中国最幸福城市”称号
......
今年以来
成都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旨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美城市形态
成都以开放之姿
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探索实践中走在了前列
绿色铺就幸福底色
成都从2018年开始建设世界上最长的城市绿道,规划总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由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构成,包括1000条“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截至今年上半年,建成各级绿道3689公里,新增绿地面积388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39.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
在绿道上奔跑燃烧释放卡路里、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感受“千年之变”的豪情、在锦江泛舟夜游、在清晨和傍晚欣赏绚烂彩霞、在城市感受蓝天碧水的美好……全球最长的绿道体系,是成都的绿色动脉。它串联起了自然空间、森林空间、郊野公园、公共绿地,也串联起了都市繁华生活。骑行、观鸟、跑步、作画、拍摄、喝茶、阅读……在成都,市民可以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绿色,铺就了成都幸福的底色。
“水润天府”盛景重现
在成都的母亲河锦江,“夜游锦江”项目已经成为成都夜间经济的一张新名片,这得益于成都始终坚持深入实施“成都治水十条”,推进重拳治水工作方案,告别黑臭水体。今年以来,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8个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同比上升37.5个百分点。其中,锦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上升7.1%,锦江黄龙溪断面氨氮浓度同比下降70.4%,总磷浓度同比下降26%,化学需氧量浓度同比下降13.7%,水质由Ⅳ类改善为Ⅲ类。纳入监测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上升27%左右,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地表水水质总体由轻度污染改善为优,“水润天府”盛景重现。
“成都蓝”迈向“常态蓝”
成都市全国唯一能看见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推窗见雪山,独特的地理优势之余,不得不承认,这更得益于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及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成果。坚持“铁腕治霾”,持续深入实施“成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1月1日至11月27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为253天优良,优良率76.2%,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也让一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加快成形。
可以看出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
“公园宜居城市”已成为
成都的新名片
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开启了
成都的崭新篇章
让我们一起期待成都的蜕变~
本文地址:http://www.hgylj.com/dt/44566.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