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_共创市园林绿化建设绿色文明家园

城市园林绿化_共创市园林绿化建设绿色文明家园

城市园林绿化汇集市园林、自然园林和一些有关绿色文明建设信息资讯,园林绿化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和活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园林绿化事业的地位和社会需求将不断提高。

菜单导航

民主村:小果果带来大收益

作者: 城市园林绿化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20日 06:34:41

  “我们民主村大概是从1983年开始种果树的,一开始主要种苹果梨,收入不高,后来不断更换种植品种,增加了早酥梨、小杂果等品种以后,收入就渐渐上来了,现在果农们种果树的亩均收入能达到8000~10000元。”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三明说。

  绿树掩映的民主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干净整洁的道路,广场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让整个村子充满活力。“我家在临河,休息时候经常和我的队友们骑行到民主村,这儿景色又美,空气又好,又能赏花又能采摘,真不错。”市民王女士说。

  公交通到村口果园采摘受欢迎

  民主村属于干召庙镇,离临河城区不远。该村的吨粮田、小麦套玉米、甜菜种植、地膜覆盖等技术走在了自治区前列;经济林、防沙林更是民主村的招牌,在1994年曾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绿化千家村。如今,民主村的产业以种植经济林、温室大棚、养殖为主,有农户1370户、人口5585人,辖16个村民小组。

  “我们村现在种的4000多亩果树,1000多亩番茄,番茄都是订单种植,基本都外销了。果树上结的李子、杏儿、西梅、红早酥梨、绿早酥梨大部分供游客采摘,一小部分果农们自己运出去销售。”张三明说,“我们这儿几乎家家都有采摘园,每年到了采摘季,也就是七月份左右,周边的人们就开始来采摘,一直能持续到国庆节后。”

  据了解,由于民主村的交通便利,离城区近,村口还有16路和101路公交车,大大方便了出来游玩采摘的游人,近几年来该村果农的采摘收入一直不错。

  “我今年73了,家里种了将近十二亩果树,有金太阳杏、红太阳杏、早酥梨、西梅、李子,主要还是以小杂果为主,每年7月份,人们就开始采摘了,去年我的采摘园里西梅五块一斤,杏儿十块三斤,收入不错,大概收入了五六万。”民主村四组段家采摘园的段生亮大爷告诉记者,“今年因为天气原因,好多颗杏树的花蕊受冻,我采用了技术员们给教的技术趟了防冻水熏了烟,保住了一部分产量。不过今年产量少就代表着明年的高产,明年剪枝、疏果就是大工程了。”

  “支部+基地+农户”促农增收有保障

  民主村是一个田园综合体,包括五大功能区:美丽乡村旅游区、特色瓜菜种植区、塞上园林观光产业区、沙产业旅游体验区、农产品贸易区。塞上园林观光产业区突出党建引领,构建了“支部+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总投资1178万元,建成了日光智能温室2000平方米、苗木繁育温室4栋2400平方米、果苗基地1000亩。

  “2018年,我们尝试从江苏引进七八个品种的樱花树苗进行冬储、选育,经过两年的试验,精选出适合在本地生长的3个品种。今年,我们开始大面积引进这3种樱花树苗,同时,还引进了绚丽海棠、红果冬青等品种,建设集观赏性、经济性为一体的樱花海棠育苗基地65亩。园区建成可辐射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500多户农户从事园林观光产业生产,可解决150名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观赏苗木320万株、景观树2万株、小型盆景花卉6万盆、大型盆景花卉8000盆,助推城镇绿化美化提档升级,既解决了本地园林绿化苗木从外地调运成本高、成活率低的问题,又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户收入。园区还无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优质苗木、花卉和技术指导。”张三明说,“还会定期对果农们开展疏果、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培训,以确保他们能更好地照顾好果树,达到高产的目标。”

  “我们经常下乡培训农户,一年365天大概有360天在下乡。利用各种下乡活动对农户进行培训,深入果园现场为农户讲解,去年单在民主村我们就培训了四次。每次来培训果农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在培训的同时也从果农那儿学习他们的经验,他们在种植果树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只是对于新技术的运用不懂,我们就把这些新技术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更科学地护理果树。”临河区林业局产业科主任高玉莲说。

  据了解,今年临河区新增经济林种植面积5710亩,主打品种是苹果梨、早酥梨,辅以鸡心果、李子、杏儿。同时临河区政府为了促进临河区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张杰/文焦世聪/图)

本文地址:http://www.hgylj.com/dt/33388.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