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4月22日讯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了解,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那么,今年一季度,雅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稳中向好,一季度生态环境排名全国靠前
据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雅安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显著改善,优良天数2019年增加10天,优良率达96.7%。4月14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0年3月和1-3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雅安3月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为第20位;在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雅安(大渡河、青衣江)1-3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为第19位。
这并非雅安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第一次进入全国前列。近年来,雅安频频登上该榜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宝兴县被命名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雅安市以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为目标,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持之以恒开展蓝天、碧水两大保卫战密不可分。
五个狠抓,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您好,请出示驾照及行驶证……”4月20日上午9时左右,在雨城区多营镇,市生态环境局机动车监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协同交警与运政人员拦截下一辆轻型柴油车;待检查完相关证件后,环境执法人员上前对车主宣传了防治大气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引导车辆进入检测车间接受尾气排放检测。
这是雅安市生态环境系统狠抓移动源治理的一项举措,也是雅安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工作常态。
这也是成绩背后,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辛勤付出的一个侧面。
今年以来,雅安市实施“油、路、车”综合治理,加强在用车抽检,深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录入和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限制超标排放车辆上路行驶;加速建设机动车排放监测系统,试点建立超标车辆年审倒查索源机制。
除狠抓移动源治理外,今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狠抓治污减排、管理减排、科技支撑、“五烧”管控等,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治污减排方面,雅安市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和锅炉脱硝末端整治;加强工业窑炉专项整治和汽修、广告制作、印刷、家具等VOCs(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强化全过程监管。 管理减排方面,雅安市持续开展“工地蓝天行动”,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重点推广“仿生绿植”替代喷绘广告围挡,逐步实现提档升级;持续提升油烟处理设施安装率和运行达标率;试点推进建设餐饮、汽修、广告、印刷等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的智能在线监管体系。科技支撑方面,雅安市开展颗粒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源解析,制定持续提升精准化治理方案,有的放矢精准防控;优化微站网格设置,加快微站建设,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监测网;开展激光雷达走航、VOCs(挥发性有机物)走航和组分分析,精准识别污染源。在“五烧”管控方面,2020年小春收割时节,各级各部门按照相关工作安排,宣传到家家户户,在抓好主城区的同时,要加强传输通道重点县(区)、乡镇(街道)的管控,减少区域污染传输。同时管住烧纸钱、熏腊肉、烧垃圾、烧秸秆落叶以及露天烧烤。
持续发力,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实效
蓝天保卫战、碧水保水战,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生态环保督察执法,必不可少。
今年第一季度,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率业务科室和执法支队干部,深入相关县区开展一对一帮扶和督查,对2019年省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暗查的40个点位进行逐一复查,同时按照举一反三的工作原则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开展集中排查,通过问题排查精准指导大气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目前排查上报问题点位11个,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意见。
一直以来,雅安市坚持严格监管(测)严肃执法,形成高压整治态势。全市各监管执法单位,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执法计划,增强了常态化执法开展频次;相关部门对将分片分组工作与执法检查紧密对接,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不作为行为。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还不断加速建设机动车排放监测系统。
本文地址:http://www.hgylj.com/dt/28129.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